摘要:
【全国多地收储存量房新动向,楼市去库存成效初显】全国多个城市积极加入商品房收储行列,政府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于保障性住房等方式,减轻房地产市场库存压力。专家普遍认为,这一政策有助于稳定楼市,改善住房供应结构。

正文:
今年以来,不少地方加入了“收储商品房”的行列,目的在于消化现有库存商品房,并将其用于保障性住房等用途。安徽淮南市发布了相关公告,提出包括“以旧换新”和购房补贴在内的15项措施,鼓励国有企业收购空置商品房用于保障性住房。与此同时,其他城市也在积极响应这一政策,如云南楚雄、大理、杭州临安等地相继出台了类似措施,政府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来满足保障性住房的需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相关政策。这一指导原则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促使各地纷纷出台具体措施。例如,南京、广州市等大城市也开始实行收购存量商品房并将其改为保障性住房的政策。通过盘活现有资源,既能减轻房地产市场的库存压力,也能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应。
小编点评:
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收储存量房无疑是一个多赢的举措。一方面,政府通过购买这些未售出的商品房来充实保障性住房的储备,能够迅速解决住房供应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也为开发商提供了一个迅速去库存的渠道,减轻了房地产市场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政策还能够通过改建、改造,提升住房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
对于购房者而言,这样的政策意味着住房选择更多,尤其是针对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保障性住房,将极大地缓解他们的住房压力。此外,金融机构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提供收购贷款等金融支持,为政策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例如,人民银行提供的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带动了银行贷款5000亿元,形成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然而,这一政策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不同地区的房价和市场情况差异较大,统一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做出相应调整。其次,如何确保这些收购的商品房能够及时有效地转化为保障性住房,并公平分配给需要的人群,也是一大考验。总的来说,收储存量房作为一种主要措施,正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并初步显示出了其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