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央媒再次走进大理......

大理深度房产新闻早读  2019-12-26 09:15

[摘要] 12月22日—23日,由新华社、经济日报、人民网、云南日报、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岭先锋、云南信息报和大理广播电视台、大理日报等多家中央、省州市媒体记者组成采访团在大理开展为期2天的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系列主题回访活动。

12月22日—23日,由新华社、经济日报、人民网、云南日报、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岭先锋、云南信息报和大理广播电视台、大理日报等多家中央、省州市媒体记者组成采访团在大理开展为期2天的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系列主题回访活动。

此次采访,记者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20日在大理考察调研过的地方,先后深入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指挥部、大理市洱滨村、古生村、喜洲镇、双廊镇等地,对洱海“三线”划定、生态搬迁、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旅游转型升级等进行采访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央媒再次走进大理......

近年来,大理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山水林田湖草”全流域系统治理的思路,高位推动、精准发力、科学治湖,完成流域截污治污工程体系、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长制等工作。2018年,洱海全湖水质为7个月Ⅱ类水质,5个月Ⅲ类水质,为2015年以来水质的年份;2019年也可实现7个月Ⅱ类水质,5个月Ⅲ类水质目标,全湖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央媒再次走进大理......

都说湖泊治理要三分建,七分管,为了全方位地监管洱海水质,大理州邀请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等10多家国内一流科研单位组成洱海保护治理科研团队和专家咨询体系,为洱海治理保护提供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技术支撑,并且开发建设了大理洱海监控预警系统。

在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指挥部,工作人员为媒体记者们展示了大理洱海流域转型生态环境智慧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央媒再次走进大理......

通过洱海监控预警平台,可以实时监控洱海的水质、水位、气象、雨量等信息,并且对污水和垃圾处理的全过程实施在线的全程监管。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央媒再次走进大理......

“洱海监控预警平台是去年底建成运行的,它构建了覆盖洱海全流域的"天地空"一体化智能监测网,覆盖12万户居民,422个自然村,初步实现了系统的数据共享、分析预警和决策监管的功能定位。包括污水处理厂、洱海湖湾等在内的155座24自动化监测站,每4个监测站会自动取样并分析上传相关数据。 ”大理州智慧洱海监管智慧中心负责人赵继东介绍。

在洱海湖面,记者们跟随着大理州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一同乘船到“284”监测点采集水样,一同前行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副院长王欣泽。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央媒再次走进大理......

工作人员通过深水采样器和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可以快速了解当前水质透明度、水里含的叶绿素、藻类的细胞密度等多个重要的参数指标,而每次水质监测结果最终都会汇总到洱海监控预警平台上。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央媒再次走进大理......

王欣泽介绍,目前他们每周都要对洱海17条垂线和34个监测点开展洱质监测工作,通过现场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等10多种指标综合分析来准确了解洱海水质的变化情况。“今年洱海的水质与去年相比有向好的趋势,像磷、氮污染物的浓度也有所下降。”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央媒再次走进大理......

洱海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会发生实时动态变化,如今大理州在其治理范围上,从以前的252平方公里的湖区扩大到2565平方公里的整个径流区,由一湖之治向全域防治转变,由过去单一的"治湖"转变为综合的"治域",构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和保护体系;在治理思路上,也由污染防治向系统修复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央媒再次走进大理......

阳光、沙滩、湿地、草坪、木栈道......在大理市洱滨村,记者们正在感受刚建成的1.2公里洱海生态廊道示范段上的美景,昔日的环海公路不见踪影,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大理城水相融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央媒再次走进大理......

洱海生态廊道主线总长为129公里,包括海西段46公里,海东69公里,海北段和海南段14公里。项目建设包括对初期雨水的净化、农业面源的污染处理、植被生物多样性的修复以及智慧生态监测系统的建设。今年年底完成50公里生态廊道建设目标,力争明年实现环湖主线129公路生态廊道全覆盖。建成后的生态廊道,将不再允许机动车驶入,还老百姓一个自然生态的亲水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央媒再次走进大理......

在古生村李德昌家的乡愁小院里,记者们和李德昌围坐在一起,细数着五年来家里、村里、洱海的点滴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央媒再次走进大理......

“这五年来,对我们影响的就是洱海流域截污治污工程和今年的环湖生态廊道建设项目,这两个项目不仅还了洱海一片清澈,还让洱海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提升,环境变好了我们住在海边也比以前舒服,洱海美了,以后就会有更多的游客来我们古生村。”李德昌告诉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央媒再次走进大理......

在洱海东畔,刚经历了一场釜底抽薪式变革的双廊依山傍水静卧于此,群山叠翠与湖光水色交相映衬着这个千年古镇。阳光下,粼粼的波光倒映在岸边的青瓦白墙上,也荡漾在每一位游人的心里。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央媒再次走进大理......

如今,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和旅游转型升级的双廊艺术小镇焕发出新的活力,漫步在双廊街头,民族文化街、玉几岛、海街,入目之处皆是风景。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央媒再次走进大理......

大理州开展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以来,双廊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开展了双廊核心区餐饮客栈服务业专项整治,并依托双廊下沉式再生水厂,实施了双廊环湖截污工程建设,实现了四水全收集、全处理和零排放。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央媒再次走进大理......

此次回访报道,媒体记者们聚焦基层、反映民情,忆当年事、访当事人,感受到了大理州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举措、发生的喜人变化,真切感受到了白州广大干部群众对总书记的深情爱戴!

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丁怡全说:“通过和村民的交谈,能感受到大理人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保护环境不再是口号,而是变成一种实质性的措施在做,不论是政府还是百姓,都把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做到了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央媒再次走进大理......

人民网云南频道记者符皓说:“在这一次的采访中,大理给我的一个直观感受就是,不论是政府还是百姓,大家在发展的同时也在兼顾环境的保护问题;而且很多老百姓舍小家顾大家,全民参与到洱海保护行动中,这让我很触动,我相信有这么一群人在这么细心保护洱海,洱海会越来越清,大理的明天也会越来越好!”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5周年,央媒再次走进大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