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智慧监管中心 洱海保护治理的“千里眼” 水质改善提升攻坚战谱出洱海华美新乐章

大理深度房产新闻早读  2019-07-10 09:02

[摘要] 为有效遏制各类破坏洱海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形成执法合力,大理市建立健全了洱海联合联动执法监管机制,将沿湖10个镇划分为5个联合联动执法片区,整合了州、市、乡镇三级环保、公安、洱管等部门的执法力量,形成

站在大理市上关镇北三江湿地入口远眺,只见河中清水悠悠流淌,偶见小鱼儿泛起点点涟漪,一些不知名的鸟儿或相互嬉戏,或振翅飞舞,不时发出快乐的鸣叫。山青、水绿、天蓝,在这里汇聚成一片碧波荡漾的海;天光云影的交错、鱼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共生,在这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生态新画卷。

智慧监管中心 洱海保护治理的“千里眼” 水质改善提升攻坚战谱出洱海华美新乐章

这幅水清岸绿白鹭飞的美景图,就是大理打响水质改善提升攻坚战以来交出的最美答卷。

在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中,水质改善提升攻坚战是“重头戏”之一。为了呵护碧水清流,让百姓喝得上放心水、看得见清澈水,大理市围绕水质改善提升这一中心,打出水环境综合治理“组合拳”,奏响了水质改善提升攻坚战的“前进曲”。

网格化管理写出治水新文章1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天刚蒙蒙亮,大理市银桥镇马久邑村的赵鸿章老人就开始穿上马甲、戴上袖套,来到洱海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在湖岸线边巡查、捡拾环海西路上的垃圾、劝导乱丢垃圾和污染洱海的游客,还要划船进入洱海打捞死亡水草,保持滩地和水面的清洁……

赵鸿章老人是一名洱海卫士,也是大理市流域水质网格化管理中的一员。虽然已年近70,但他干起活来仍然精神焕发,动作娴熟麻利。从小在洱海边长大的他,如今每天都与洱海打交道,对于洱海水质的一天天改善,他看在眼里、乐在心上。“洱海是我们的‘母亲湖’,我们当然希望它越清澈越好。看着洱海美美的,心情也就更美啦!”

“其实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是‘身兼多职’的网格员,大家既是巡查员,又是上报员和处置员,一发现问题就要时间做出反应。”银桥镇洱海和环境保护服务中心主任杨彬介绍说,“时间反应”就是指能够当时解决的就及时帮助解决,不能当时解决的立即收集上报信息,并做好问题记录,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在洱海保护治理的鲜活样本中,大理州、市为科学治湖开出一剂剂“良方”——按照“市级统筹、辖区负责、属地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以水质倒逼,推动工作落实的网格化责任机制,点对点细化措施、层层传导压力,形成“点面结合、湖岸结合、网格管控、单元分析、迅速响应”的工作机制。网格主要由洱海湖区水质监测点、主要入湖河流入湖口水质监测点、38条沟渠入湖口水质监测点构成,其他未设置监测点的河流沟渠及湖区也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

“流域水质网格化管理的核心就是定格、定员、定责、定岗,明确了‘前哨机制’,实现巡查‘即查即改’。” 杨彬告诉记者,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留一点治水死角,限度地为洱海生态筑起堡垒防线。

“变废为宝”藻水分离的“神奇”之旅2

顶着正午明晃晃的阳光,我们来到位于洱海边的马久邑藻水分离站。据马久邑藻水分离站建设项目经理李蕾介绍,马久邑藻水分离站设计日处理能力为50000立方米,包括整装一体化设备、挡藻浮坝、打捞平台、输送管道及附属工程等。

“你们看,这些绿油油的藻浆经过微纳米分子筛、藻浆处理器过滤、藻泥脱水等程序处理后,最终实现了藻水分离,水质实现达标排放,藻泥则送往顺丰公司,变为有机肥。这样,藻泥也可以‘变废为宝’啦。”李蕾笑着说。

藻水分离站的投用,是水质改善提升攻坚战的重要一环。为全力除藻减负,确保清水入湖,大理市以最实最硬最急的措施,全力抓好洱海流域生态修复增容,科学调度好洱海水资源,扎实做好蓝藻水华防控。目前,大理市已建成日处理能力50000立方米的藻水分离站4座,日处理能力5000立方米的藻水分离站1座,日处理能力1000立方米的车载式藻水分离装置4套,集装箱日处理能力2000立方米的车载式藻水分离装置7套,打捞加压控藻船6艘,水体改善工程2座。

同时,大理市还不断加强湖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恢复工作,于今年2月完成了增殖放流工作,共投放鲢鱼101.76吨、鳙鱼10.1吨、裂腹鱼2吨、杞麓鲤18.8吨、春鲤21吨、无齿蚌20.4吨、螺蛳2000颗,目前正在开展2019年度渔业资源跟踪监测评估工作。

一方面防控蓝藻水华,另一方面组织生态修复,洱海保护治理水质改善提升攻坚战的“路线图”正徐徐铺开……

智慧监管中心洱海保护治理的“千里眼”3

步入大理市洱海流域生态环境智慧监管中心,迎面便是一块巨大的弧形展示屏,上面清晰而详细地展示着洱海流域各项监测指标信息,包括主要入湖河道水质监测情况、污水处理厂的水质监管、西洱河引洱入宾水量在线监测、固体废弃物中转处理及清运数量等。

“为加快以洱海保护为中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治湖·智慧监管’目标,大理市启动了洱海流域生态环境智慧监管中心建设,逐步实现‘1+N’扁平化综合信息系统, 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监管。”智慧监管中心工作人员赵晨阳介绍。

“同时,大理市还新建了包括污水处理厂、提升泵站、入湖河道、洱海湖湾、藻水分离站、雨量站等在内的155座自动化监测站,监测站实行24数据实时监测,每4自动取样并分析上传相关数据,监测数据统一存储于云中心,可以随时进行数据抽取及比对。”赵晨阳一边熟练地操作设备,一边向我们介绍。智慧监管中心系统每天对重要指标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如无异常情况,下午6时定时向各级河长进行当日水质情况的短信推送。若发生河道或湖湾数据监测异常,后台报送系统启动后,智慧监管系统将时间抽取相关数据,综合分析异常指标,紧急通报区域河长以便及时采取相关应急措施。

赵晨阳说,有了这个系统,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就好像有了“千里眼”,可以24全天候监控河道、污水处理厂、藻水分离站等的数据运行情况,使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严格监管执法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4

夜幕下,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静静地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而联合联动执法组的执法人员却一如既往地开启着“白+黑”工作模式——他们要对偷捕的重点区域开展联合联动突击检查执法,全面清理违法违规网具,查处非法捕捞行为。

为恢复和改善洱海生态环境,提升湖泊的自净功能,大理市积极创新洱海执法监管模式,转变执法工作作风。“现在我们执法人员实行驻点工作制,进行全天候巡查执法监管,以片区为单位,采取白天与夜晚、水面与陆地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开展夜间巡查执法,特别针对傍晚和凌晨偷捕现象强化巡查。每天至少对管辖区域进行全方位巡查4次,夜间至少巡查2次。”大理市洱管局法宣科科长赵育峰说,“我们还从源头上强化监管,对违法违规网具、渔具等从流通环节进行监管,避免在大理市洱海流域销售、使用,与环湖村民签订洱海保护责任书,村民自愿承诺不使用违法违规网具。”

为有效遏制各类破坏洱海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形成执法合力,大理市建立健全了洱海联合联动执法监管机制,将沿湖10个镇划分为5个联合联动执法片区,整合了州、市、乡镇三级环保、公安、洱管等部门的执法力量,形成了“统一查、部门处、纪委督”的执法格局。执法工作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违法行为等,执法巡查到户到岸、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发现问题立即查处。截至目前,联合联动执法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10471人次,制止和查处非法捕捞1662起,收缴地笼10508个、丝网6388张、船只191艘、其他违法违规网具735件;巡查河流河道1024次,封堵排污口2个,限期完成整改3起,制止滩地违法549起;查办案件44起,移交案件4起,罚款20500元,为打赢洱海水质改善提升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