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云南住房40年变迁 从“分房”到“商品房”

云南网-云南日报  2018-07-20 09:40

[摘要] 云南住房40年变迁 从“分房”到“买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告别“蜗居” 迎来“雅室”

张先生儿时的记忆留在西山脚下碧鸡关。那里是他小学二年级前生活的“家”,一室一厅无卫的红砖房,是他出生前父亲单位分配的福利房,每月象征性地付几元钱租金

在改革开放以前,云南如同大多省份一样,住房靠单位分配,即便有钱也买不到。彼时,对人们来说,买卖房屋是天方夜谭,而如今稀松平常。四十载匆匆而去,云南居民住房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

福利房是解决职工住房的主要途径

翻看已经发黄的1980年7月19日《春城晚报》,当天的头条新闻对如今的年轻人而言,可能有些匪夷所思。记者笔下的《记昆明市首次换房集市》中,由当时的房管局牵线,2700多市民涌进集市,在现场给23余对想要换房的市民办了换房手续。而现在,人们想换房改善居住条件,可以到遍布的中介机构登记,也可上网发布购房信息。

在改革开放直至上世纪末,单位福利房是解决职工住房的主要途径。论资排辈才能在单位分房时拿下为数不多的指标。在当时,分房也是街头巷议的大事,谈资里充斥着“哪家分了新房”“哪家有了独立厕所”“哪家搬了新家”这样的信息。云南财经大学房地产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洪告诉记者,在改革开放以前,昆明如同其他城市一样,城镇住房长期处于计划供给的分配方式,人们的工资构成未显现出住房成分。当时昆明市住房建设量不多,住房资源十分紧缺,几口之家挤在一间一二十平方米的小房子,公用水管、公用厕所是件很普遍的事。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化解日益突出的住房供需矛盾,昆明市加大了对住房的投入,盖起了一批又一批的住宅小区,由单位分配给职工居住。

排了好几年才分到房子

1980年9月《春城晚报》记载,作为当时昆明市的住宅小区之一,依山而建的虹山新村破土兴工,这无疑让不少企业职工兴奋起来。1983年,批住宅交付,企业职工、旧城拆迁安置群众陆续乔迁新居。时至今日,虹山坡已是生活便利的老旧小区。

较早一批的昆明住宅小区还有东华小区。在1986年搬进东华小区以前,昆明市塑料三厂职工李竹珍与家里四五口人,挤在螺峰街一套12平方米的福利房里,放下两张床后,屋里几乎转不开身,要解手得到外边的公共厕所。当时,李竹珍的工资是30元,两口子加起来有70多元,这套小房子每月租金2元多。“排了好几年才分到房子,当时刷了刷墙,一家人欢欢喜喜住了进去。”告别了过去“蜗居”的日子,一套拥有独立卫生间、独立自来水管的房子,让李竹珍一家兴奋地辗转难眠。当时大多企业职工的工资普遍较低,日子过得十分拮据,购房款还是李奶奶拿出1万多元的积蓄,又找亲朋借了几千元才凑够。而东华小区也在几十年间由郊区变成了东市区的中心;由公共交通的死角,变成了四通八达的老旧小区。80岁的李竹珍老人在东华小区田园里住了32年,期间一半老住户买了新房搬离了他们人生中的个“家”。

大约1990年,小学二年级的张先生跟着父母搬离碧鸡关的红砖房,交了两万多元买了二环边一套60多平方米的“房改房”。直到2005年,一家人贷款买了世纪城的商品房。当时一提到世纪城,总会有种出城的感觉,如今生活、娱乐、购物一应俱全,真的好似一座“城”。

上世纪末

福利房叫停商品房起步

1981年12月5日《春城晚报》曾报道,当年全省城镇已经建成住宅近90万平方米,让更多的企业职工群众住上了新房。这是什么概念?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云南省商品房施工面积达21085.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3534.43万平方米。另有数据显示,1985年10月13日,昆明地区职工(不含8个郊县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6.15平方米,比1979年的3.46平方米增加了2.69平方米,在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三位。来自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队的数据显示:2017年,云南省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44.8平方米。

张洪认为,商品房市场的起步可以从1990年算起。这一年的5月19日,国务院颁布实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明确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这意味着国有土地可以在市场上进行有偿出让,为房屋的市场化奠定基础。而在此前,土地主要以划拨等方式进行流动,比如好的机关事业单位可以拿到好地块进行福利房建设。

很长一段时间,绝大多数居民只能靠单位分福利房解决住房问题,商品房的供需矛盾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中国,国务院为抵御金融危机,发文决定停止福利分房,转而采取货币分配方式刺激房地产市场急速增长,此后的房地产市场掀起了一轮快速发展的高潮。

大事记

1979年至2000年

云南城镇职工多靠单位福利分房来解决住房问题。

1994年前后

昆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了船房小区、西华小区等商品房小区,这是昆明市的首批商品房小区。

2000年11月

《云南省城市房地产开发交易管理条例》出台,明确在本省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从事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交易,实施房地产管理。

2004年

昆明启动廉租住房建设。

2008年

昆明启动了33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

2011年2月

云南省委常委会决定,全省范围内不再审批任何单位集资建房,禁止任何单位新组织团体购买商品房行为。

2015年9月

云南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6年8月

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商品房去库存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7年1月

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供应主体多元、经营服务规范、租赁关系稳定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

2000年后

房地产市场快速增长

2001年12月,昆明市土地和矿业权交易中心成立,招拍挂的有形市场建立起来。2002年4月,该中心完成了宗土地拍卖,由昆明银海房地产开发公司竞得24.95亩昆明日用化工厂用地。此后,所有土地都要走招拍挂程序,这一竞争机制的引入,无形中推动了商品房建设。

西园路上,现在看起来稍显老旧的船房小区,算是昆明较早一批的商品房小区,也是当年该片区有名的富人区。“当时房价千元左右,可我的工资就300元,身边人的工资也都不高,有钱人才买得起商品房。”张秀兰是西山区西南社区的老书记,2016年卸任。在社区工作的近20年里,船房小区是她常去的地方。她回忆说,1999年6月到社区工作,那时大多工作人员是清一色的“小脚侦击队”,也就是些老太太,不像现在以年轻人居多。1994年前后,昆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了船房小区,旁边的西华小区也差不多同期开发。在当时,商品房对很多市民来说是非常新鲜的事,就连随之进入小区的物业公司也是稀奇,毕竟以前福利房的水电维修、卫生保洁都由单位的后勤部门来负责。后来,就在船房小区周边,天阳花园、融城优郡等一批新建小区拔地而起,相形之下,船房小区从过去的富人区慢慢被淹没在周边拔地而起的商品房小区里,成了各项设施老化的住宅区。

2004年以前,昆明市住房供需基本平衡,年平均涨幅在2~3%。随着住房商品化的不断推进,国家发文叫停福利分房,原先在单位的新人分不到福利房,他们就此进入商品房市场,这也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增长。2005年后,昆明市的住房价格增长引起了市民、媒体的广泛关注,房子的属性不再只是遮风挡雨的小家。

近年来,随着昆明房价的上涨,纷纷出台限购、限售、限贷政策,各地购房者的目光聚焦昆明。

廉租房让部分低收入者有房可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过去有分房指标的,住进了单位的福利房、集资房里;收入颇丰又有一定积累的,购置了条件更好的商品房小区;然而一部分低收入或无收入的群众无房可住,或是住在危房、棚户区里。1998年,国家提出建设廉租房保障体系的设想,200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其中要求,要以城市低收入家庭为对象,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大棚户区、旧住宅区改造力度,这也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低收入人群买不起房、租不起房的问题日益突出。”张洪认为,国家叫停福利分房后,有钱的人购置了商品房,而无力购房的低收入群众买不起也租不起房子,廉租房、经适房、公租房的出现,则有效解决了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五华区幸福家园0元/平方米[大理市]幸福家园0套在售是昆明的廉租房小区,这里有1618套房屋,住着3000多人,多是来自主城四区的低保户,他们有的身患残疾,有的疾病缠身。2007年,孤寡特困老人史云峰是第二批住进幸福家园的低保户。这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月租金40多元,让这位没什么收入,又疾病缠身的老人有了安身之所。

资料显示,2004年,昆明开始启动廉租住房建设,2012年、2013年是建设高峰期。2004年至2010年间,昆明新建廉租住房18907套、经济适用住房22318套、公租住房4000套。从2010年起至2012年3年内,昆明市建设保障性住房12万余套。2013年昆明续建保障性住房13.45万套;2014年,昆明一共建成3.3万套保障性住房;2015年,昆明新建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2.l万套。

降低门槛公租房更民生

2013年1月,昆明市首批公租房泽惠园、子君村项目,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展厅进行展示,几天后的正式选房场面相当火爆。租金不高于周边商品房房租的70%,而门槛相对于廉租房要宽松许多,对于中低收入的外来务工者来说,无疑是开了一扇门。几年里,公租房申请、摇号等每一个程序都伴随着无数关注的目光。自2016年开始,昆明市公租房全面实行网上申请。这不仅提高了工作人员审核效率,还避免申请人反复往返。

2016年,“去库存”无疑成了当年房地产市场的关键词。这一年的稳增长措施中明确,要加大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打通保障性住房消化商品房的通道。转变公租房筹集方式,今后不再新建公租房,允许各州市政府把适合作为公租房或经过改造符合公租房条件的存量商品住房转为公租房。

未来,云南居民住房改革之路在何方?张洪表示,自2014年国务院出台发展租赁市场的政策后,云南省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到去年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租购并举的制度,他认为未来房屋租赁市场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新闻来源:云南网--云南日报

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浏览,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立即对相关文章进行处理。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予以删除。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