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在喜洲的老院子饮一壶岁月

大理日报  2016-10-18 11:03

[摘要] 喜洲的老院子很多,有宏伟高大的庙宇神祠,也有宁静朴实的居家小院,建筑风格揽隋唐及明清至民国,参差错落。

喜洲的老院子很多,有宏伟高大的庙宇神祠,也有宁静朴实的居家小院,建筑风格揽隋唐及明清至民国,参差错落。

喜洲能有这众多老房子主要得益于喜洲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在洱海地区设置叶榆县,县治就设在喜洲。此后千百年,喜洲始终是大理地区的一个商贸重地。

喜洲的老房子是极有名的。老舍先生在《滇行短记》里不吝赞美之辞称其“体面”、“奇迹”、“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老房子吸引了美国林登夫妇远渡重洋来此定居;有无数专家学者为老房子专门写书;每年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来写生、研究的大学生络绎不绝……

要看喜洲的老房子,四方街富春里1号的严家大院自然要去。这是一座一进三院、“六合同春”式的深宅大院,喜洲商人严子珍于1919年所建,是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的白族民居佳品。

从北侧的大门进入,一条长长的门廊,然后是白族民居传统的“三坊一照壁”,主房居西、南北厢房,都有两层,楼上楼下有回廊串联所有房间。东边是一块照壁,照壁后一条狭窄的过道,这是商队归家后停马的地方。同行的喜洲人介绍,因为有“规矩”,马是不能从前门走的,边上专门开了个小角门,十分讲究。南边的第二院格局与前一院基本相同,回廊地坪上都铺了方块大理石板,石板上简单线刻着“狮子滚绣球”、“兔含灵芝”等吉祥图案。第三个院子在东南角,是一幢三层楼的西式别墅洋房门窗、栏杆是巴洛克风格,院中一棵桂花树,环境清秀幽静。

行走在严家大院,四周仿佛静了下来,身心一片清凉。院子的梁砖瓦皆保存完好,屋子里家具装饰也都原样摆放。院内树木依然葱茏,斯人已不在,颇有几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惆怅。

喜洲年岁更久的房子还有很多。诸如明朝的杨士云“七尺书楼”、张若畴民居,清朝的赵廷俊大院、张仕锃大院……他们都是过去喜洲的名宦之家、书香门第,散布在喜洲村内,与普通民家比邻而居。

大界巷21号的赵府,是清朝嘉庆年间进士赵廷俊所建,现在还依然有人居住。老房子的木质构件有些糟朽,墙面斑驳、青苔丛生,就连地面上后来铺的机制青砖也松动破败,但仍能从院子的格局、高耸的门头、偶然发现的石碑看出其不凡。我们走在迂回的走廊,不时抬头仰望石碑上镌刻的明志格言,感慨积聚于心将要爆发。突然,咯吱一声,格子门内探出一位颤颤巍巍的白族老奶奶。大概是习惯了每天南来北往的访客,自顾自地做着晚饭,倒也为这老房子增添了几分意境。眼前出现这样一幅画面——白发苍苍的老人跨过岁月的门槛,回首,身后雪花簌簌地打着旋降落,降落……

沿着赵府门口坑坑洼洼的石头路往外走,来到村里的主干道上,三岔路口处是一个别具特色的圆形角楼,应该是近现代的建筑,但因其独特的造型很受游客的喜爱。短短几,就有好几拨照相的,惊叹声不绝于耳。当地人却骑着自行车飞快经过,不曾抬头看一眼,淡然极了。

街上的喜洲粑粑很受欢迎,传统手艺,炭火烤制。一位卖凉虾的白族老奶奶生意不错。同行的喜洲人说,他从小就在这里买凉虾,据他评价:“二三十年了,还是那个味道!”

小贴士:大理喜洲村背靠苍山五台峰,面临洱海,位于大理市以北,是喜洲镇政府所在地。距下关32公里,大丽路从村里穿过,国道214线亦相隔不远,交通方便,从下关乘车三四十就可到达。小吃以喜洲粑粑闻名。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