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土地 > 正文

大理“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现象得到初步遏制

大理日报  2015-10-19 13:11

[摘要] 依法行政,强化执法,“两违”现象得到初步遏制。针对农村违法占地、违章建设泛滥的势头,部分县市依据《条例》细化了乡镇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和工作职责,建立了土地使用、规划报批、施工管理等管理制度和审批程序,制定了接受群众监督的“三公开一监督”等制度。

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11年7月1日颁布施行以来,州、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不断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村庄规划建设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全州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现象得到初步遏制,有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

开展宣传,加强培训,执行《条例》意识不断增强。自《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专题培训等普法活动。共发放《条例》单行本3万余册,发放宣传资料2.7万余份;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约4万多人次;组织州、县市、乡镇管理人员培训近1500人次,为《条例》的贯彻实施营造了良好氛围,提高了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统一部署,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实现全覆盖。州政府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统筹城乡、整体推进、优化布局、分类指导、典型示范的总体要求,加强村庄规划的组织领导,层层分解任务,整合社会资源,共投入6000多万元资金,对全州886个行政村,11145个自然村开展了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2013年1月进行了州级验收,实现了全州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

完善措施,健全机构,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机制不断完善。2015年1月,州政府制定了大理州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于9月1日起施行;抓好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试点工作。今年,大理市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的试点市,担负着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任务,通过在银桥镇双鸳村、上银村和大理镇上末村开展“空心村”整治试点工作,深入探索了村庄改造投入和宅基地回收、补偿、安置、退出、流转等集约利用农村空闲土地,解决农村宅基地刚性需求的新机制,为保护基本农田和有效控制农村住房建设乱占耕地,村庄无序扩张摸索了经验。

依法行政,强化执法,“两违”现象得到初步遏制。针对农村违法占地、违章建设泛滥的势头,部分县市依据《条例》细化了乡镇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和工作职责,建立了土地使用、规划报批、施工管理等管理制度和审批程序,制定了接受群众监督的“三公开一监督”等制度。在强化执法上,各县市开展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完善监管措施,加大对违法用地和违章建设的巡查和整治力度,坚持做到违章建设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下大力遏制未批先建、少批多建、批甲盖乙、一户多宅、随意更改规划审批等违法违规行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土地

土地市场 找地神器

关注“土地情报”公众号

及时掌握实时土地市场动态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